2015年4月17日-19日,交大安泰EMBA2014春1班班級活動首次走入浙江遂昌。在班級“愛在深秋”小組的承辦下,此次活動共有二十多位師生參與。在實踐中學習,在行走中慈善,打造學習型組織,傳遞積極正能量,這已是2014春1班全體師生的共識,也成為特色的班級文化一部分。
當互聯網之風吹遍全球各個角落,浙江麗水遂昌縣的企業家們也感受到了這股風潮。這個以竹炭產業而聞名的小縣城早在2003年就成為全國最大的竹炭生產基地。然而,歷經多年發展,遂昌竹炭企業仍面臨規模不大,競爭激烈的發展困境。
此次班級第一站來到坐落在遂昌竹炭博物館內的遂昌縣企協網絡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中國竹炭第一人”陳文照先生詳細解析了竹炭的歷史發展及沿襲,并介紹了公司創辦的初衷,“希望竹炭行業能夠被外界正確認識,并促進遂昌竹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建立統一的電商平臺將有助于小型竹炭企業形成抱團取暖的競爭力。”
據了解,該公司通過400m2的客服大廳與800m2的線下體驗館,采用O2O的線上線模式實現互動,同時通過手機旺鋪與企業公眾微信平臺為企業進行宣傳。不僅聘請浙江農林大學及淘寶大學專業人員定期對客服人員進行培訓,更配備專業的美工、運行及推廣人員協助企業進行網站制作和銷售服務,建立電子商務銷售動態監控與顯示系統,為企業的經營策略提供有效依據。通過統一服務的模式,將有效降低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成本,并形成規模經濟,做大產業規模,避免惡性競爭,對當地中小規模竹炭企業的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大大提升遂昌竹炭在全國竹炭行業的競爭力。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和對教育的重視。除了了解互聯網對縣域經濟的影響外,2014春1班此次走進遂昌還攜愛心而來。遂昌縣應村鄉地處山區,因地理位置受限,鄉里不少村莊經濟條件較為落后。上善若水,大愛無疆,在黃俊飛同學及當地電視臺的聯系下,此行選定了應村鄉中心小學的8位家庭貧困小學生作為捐助對象。當車行至學校門口,書包、衣服、書籍、食品等被一一從車上搬下時,這些從上海長途跋涉來到山里的物資,帶著2014春1班所有同學的暖暖愛心來到了學校的操場,并送到了貧困學生的手中。
除班級同學捐出2萬元班費之外,汪濱同學又個人捐資1萬元愛心款。浩瀚江河的匯聚非一日之功,崇山峻嶺的秀麗非一己之力,人間有真情,世界有大愛。在簡短的捐贈儀式結束后,班主任于萍老師摟著孩子們殷殷叮囑他們好好學習,自立自強,用行動改變命運。
事實上,這已不是2014春1班的同學第一次奉獻愛心,2015年初,班級曾發起向“青聰泉”兒童智能訓練中心拍賣捐助活動,共籌集善款三十余萬元,用于幫助自閉癥兒童的教育與治療。在2014春2班丁一同學發起的“拯救大鴇”活動中,孫永亮、周海偉、范鐵炯同學又踴躍捐款。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EMBA同學發自內心的對人、對事的關愛,既向社會各界傳遞了EMBA積極的正能量,更為上海交大的校訓提供了最佳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