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由世界貿易組織主辦的“2010年世界貿易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包括WTO總干事拉米在內的多名WTO高官以及中國政府官員、學界專家出席了會議。經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執行院長朱曉明教授的推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經濟學和決策科學系系主任許斌出席了會議,并就該報告應邀向大會聽眾作了精彩點評。
當今世界,各國在自然資源方面的爭奪和貿易糾紛已經日趨白熱化,前有全球性的石油危機,近有中國在鐵礦石定價權上爭奪的落敗。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也越來越多地采取嚴格政策管理自然資源的出口,但是也引發了眾多進口國的強烈反對。最近一段時間,針對中國提高稀土出口關稅,嚴打相關私采、走私行為,收緊稀土出口等舉措,歐盟和美國將中國告上了世界貿易組織。
許教授對《2010年世界貿易報告》的點評結合了上述案例,切中了這一當下國際國內的焦點話題。
許斌教授指出,現實世界中的市場是不完善的,尤其是自然資源市場。政府政策在扭曲市場失靈時有發揮空間,但是未必會比市場做得更好。問題的關鍵是在政策制定前,識別市場的不完善存在于何處,做出完整的評估。例如,一國某種自然資源的國內市場存在失靈,導致該國的國內生產廠家之間競爭過度,從而使該資源過多地被出口到國外。在上述情形下,征收出口稅能夠改善該國的國民福利。如果該國是這項資源的大國,上述國內市場的失靈會導致該國的貿易條件惡化,此時征收出口稅能夠糾正這一不良效應。當然,在其他市場不完善情況下,征收出口稅也可能產生負面的貿易條件效應。2010年世界貿易報告的第三和第四部分詳細討論了與自然資源貿易有關的理論和政策。但是有必要重申,在市場不完善的情況下,評估市場失靈的性質才是最重要的,合適的政策是次優的。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24951.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