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擁有158年悠久歷史的美國投資銀行巨擘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動蕩時代,更見睿智。由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和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以“動蕩時代的金融創新與穩定”為主題的沙龍于9月20日成功舉行,吸引了眾多媒體關注,100余位來自政府、金融界和學術界的人士出席了會議。
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朱曉明、上海市市長助理張學兵等出席并致辭。此外,金融辦主任方星海、黃浦區區長周偉、閘北區區長周平等有關領導出席,可謂群星云集。吳曉靈、王華慶、吳敬璉、許小年、顧功耘、胡汝銀、王益民、繆建民、翁富澤等著名學者和金融機構負責人,圍繞“以創新化解金融風險”和“動蕩時期的市場機遇”兩個議題,為聽眾分享了他們的敏銳見解。100多位金融機構高管聆聽了專家們的精彩演講。此外,本次沙龍還通過網絡視頻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進行了現場直播。在會議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為屠光紹副市長、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
中歐-華安銳智沙龍現場
朱曉明院長為屠光紹副市長頒發兼職教授聘書
朱曉明院長為王華慶書記頒發兼職教授聘書
馮國勤主席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進入了攻堅階段,需要我們以最大的耐心、智慧和努力去研究、去化解,營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良好的軟環境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馮主席指出,上海市在2008年年初提出要把陸家嘴論壇打造成中國金融的達沃斯,從首屆陸家嘴論壇效果來看我們完全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馮國勤表示,在吳曉靈院長的帶領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完全有可能成為像美國蘭德公司那樣對經濟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智庫。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對美國次貸危機,我們既要研究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又要及時跟蹤危機之后美國在金融創新、金融監管機制方面的變化。特別是要從中吸取教訓,努力追求既要不斷的加快創新,同時也要防范金融風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既面臨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又存在很大的挑戰,包括金融法制環境、人民幣自由兌換的進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等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下一步大的思路,就是以金融體系建設為核心,以在金融領域先行先試和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為重點。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必須要進行金融創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十幾年我們取得的成果就是靠創新推進的。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在致辭中說,今年5月首屆陸家嘴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升了浦東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浦東將堅持國際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以陸家嘴金融城為主要載體,努力在金融機構的集聚、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改革創新和金融環境的優化等方面力爭走在全國的前面,使浦東成為中國金融走向世界、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的橋頭堡和前沿。具體來講,就是在市場建設方面推動設立全國性的信托登記中心;在鼓勵創新方面,爭取更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在浦東能先行先試;在優化環境方面進一步拓展陸家嘴金融城的發展空間,發揮陸家嘴金融仲裁院的作用,爭取設立浦東金融法庭,積極培育會計、律師咨詢評估金融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加快數據備份和數據處理等金融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徐麟書記強調,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浦東新區長期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智庫。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指出,吳曉靈行長領銜研究院是眾望所歸,標志著研究院朝著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研究智庫的目標邁出了堅定的一步,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在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中,必將按照俞正聲書記、韓正市長所期望的那樣,成為智庫和人才庫。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靈在演講中指出,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動蕩對中國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實質影響遠遠小于心理影響,中國應該抓住機遇穩步發展資本市場。當前發展資本市場首要問題是提振市場信心,而不是資金問題。“大小非”對市場的沖擊遠不如想象嚴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解禁股中占絕對多數,占比達到71.75%,控股股東套現比例并不太高,只占23.04%。并且,隨著市盈率的回落,“大小非”減持動力在減弱。吳曉靈說,股東拋售股票和上市融資是資本市場價格發現機制的表現,限制交易只會使市場扭曲。如果沒有股東自由買賣股票,就沒有資本市場價格發現的機制,市場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吳曉靈認為,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經歷過轉型過程中的陣痛,但現在實質陣痛比心理陣痛要小得多。只要心理上沒有大恐慌,就不會給市場帶來大的影響。吳曉靈還建議推出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改變市場單邊行情,減少股價過度波動。她認為,次貸危機根源不在于金融創新,而在于創新的衍生產品違背了讓投資者充分了解風險的基本原則。她建議,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要嚴格限制向銀行融資的比例,衍生交易要限制杠桿比例。
許小年教授在演講中強調,一個是一個國家的貨幣供應,一定要和他的實體經濟相適應。此外,投資者必須保持理性,而保持理性的前提就是對資本市場要存有敬畏之心。
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當前面臨的挑戰,吳敬璉教授用三句話加以概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健體強身,自求多福。吳教授認為,美國金融體系的問題由來已久。美國儲蓄率太低,從來沒有超過10%,為維持經濟運轉,美國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這個特性大量的發行美元,用這種方法借全世界的錢來投資、來消費,造成了全世界的流動性泛濫。吳敬璉說,中國經濟原有的增長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靠要素投入來支撐增長,另外一個特點是靠出口需求彌補國內需求的不足。結果導致投資率不斷提高、消費率不斷下降,金融系統變得非常脆弱。近年來,人民幣緩慢升值,好處是減少沖擊,壞處就是有一個升值預期,導致熱錢流入。要根本解決問題,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消除制度性障礙。
吳曉靈、吳敬璉、許小年等演講嘉賓參加沙龍討論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25002.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