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上海大劇院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大課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走上講臺,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MBA、EMBA及兄弟院校的師生作了題為“音樂•藝術•人生”的專題講座,與大家一同感懷音樂,暢談人生。這也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繼高層管理人員人文素養系列講座、“EMBA藝術節”等之后,又一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活動。
上海市市委、市人大領導,以及上海大劇院、中歐、復旦領導與李嵐清同志合影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表示,中歐培養的學員應該是懂專業、懂管理、懂國際慣例的成功經理人,也應該是有文化、有品位、有人格魅力的商界領導者。
在近3個小時的講座里,李嵐清以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厚的音樂素養和充滿哲理的語言,讓聽眾徜徉于高雅的藝術殿堂中,真誠地與大家分享他對音樂、藝術和人生的感悟。講座中,李嵐清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音樂在個人修養、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自己對古典音樂多年的鐘愛與體會,講述了歐洲經典音樂家的許多故事。他甚至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音樂如何架起了外交工作的橋梁。在場的師生紛紛被這位博學、儒雅、睿智、幽默的老人所折服,發自內心的掌聲多次響徹全場。
雖已年逾古稀,但李嵐清一直情緒飽滿,談笑風生。興致高處,李嵐清同志用英文演唱捷克19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安東寧德沃夏克的《思鄉曲》,帶領大家欣賞了李叔同作詞的《送別》、19世紀俄羅斯著名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劉半農作詞、趙元任作曲的《叫我如何不想他》等音樂作品。為了使現場達到最佳的欣賞效果,上海大劇院特別邀請到上海交響樂團和上海愛樂樂團合唱團,配合李嵐清的講座,演奏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拉德斯基進行曲》、《藍色多瑙河》等名曲。時而舒緩、時而沉靜、時候深情,在世界級的劇場里體現經典性的作品,使全場師生一起在音樂的天空中翱翔,享受著美的陶冶。
李嵐清同志在藝術課堂上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通向藝術的大門
李嵐清主管全國教育工作的十年間,一直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十分重視和關心美學教育和藝術教育,他親自部署和指導“高雅藝術進校園”工作,推動了在大學生中普及交響樂以及音樂修養方面知識的教育。退休后,李嵐清的生活的關鍵詞是:健身、健腦、讀書、寫書。李嵐清通過打網球、游泳、打橋牌、篆刻等方式進行健身、健腦。先后出版了《李嵐清教育訪談錄》和《李嵐清音樂筆談》等多部心血結晶,凝結了他對教育、對億萬青少年、對國家和民族的厚重情懷。李嵐清在退休之后仍然滿腔熱忱地關心教育事業、關心大學生的成長,從2004年開始,他不辭辛勞地奔走于全國各地,曾先后赴北京、山西、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的高校,為十數萬高校師生做“音樂藝術人生講座”60余場。
李嵐清在講座中說,一個人只有知識不等于高素質人才,有知識不一定有文化。李嵐清認為,現代知識分子,只有專業知識,而不懂審美是遠遠不夠的。好的音樂和其他優秀的藝術一樣,不僅能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格,還會有助于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年輕人擔負著祖國的未來,向同學們們介紹高雅音樂,就是希望你們提高文化藝術修養,成為建設我們偉大祖國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李嵐清還殷切寄語:音樂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想更有創意,工作更有效率,領導更有藝術,人生更加豐厚。講座最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名譽院長劉吉教授接受了李嵐清同志親筆簽名的《李嵐清音樂筆談》、《李嵐清教育訪談錄》的書籍并回贈了禮物,中歐的EMBA學生代表向李嵐清同志獻花并表示感謝。
李嵐清同志為中歐校友簽名贈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EMBA同學代表表示,通過學院這一系列的人文講座,引發了我們對人生的哲學思考,人生的終級目標是什么?成功就意味著幸福嗎?中歐的學員應該有比成功更高的追求。我們不但在事業上成功,在精神上也同樣富有。我們讀的懂財務報表,也能夠子曰詩云;可以在商場上運籌帷幄,藝術欣賞卻也一樣從容。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2751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