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保加利亞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瓦伊洛•卡爾芬一行到訪位于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并在題為“21世紀的中國和歐盟”的圓桌會議上,與學院名譽院長劉吉教授、院長朱曉明教授、副院長張維炯教授共同分享了有關發展中保及中歐關系的見解。
朱曉明院長首先代表學院致辭,歡迎卡爾芬副總理一行,他表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中國與歐盟合作的成果和交流的紐帶,卡爾芬副總理是推動中歐關系和促進中保友誼的使者。
卡爾芬副總理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歐盟與中國的關系在時間的軸線上不斷發展,不僅僅要經常對話還要在雙邊關系上取得成績。雖然國家之間有差異,但有著共同利益和共同問題,現在已經沒有自給自足的經濟體。例如現在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就需要各國加強經濟和貿易上的合作。他希望中國與歐盟之間能夠盡量開放市場,增加相互投資,共同走出一條道路來。
左起:張維炯副院長、朱曉明院長、高大偉先生、伊瓦伊洛•卡爾芬副總理
圓桌會議
卡爾芬副總理說,全球經濟危機、國際恐怖主義和環境氣候變化,是需要各國一起來解決的問題。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在經濟上的發展帶來了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化。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名譽院長劉吉教授也作了主旨發言。他說,我們正處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在21世紀我們要找到不確定時代中的確定因素和歷史的趨勢。21世紀的確定因素有三個,第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使得工業化革命走向尾聲,信息和知識成為主導;第二,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第三;21世紀是一個多極的世紀,更多新興國家成為一極,由某個超級大國主導的局面已經成為過去。在這個時代,歐洲將進一步聯合起來繁榮發展;中國也將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劉吉教授總結了中國與歐盟的戰略關系,他表示,客觀事實證明了中國和歐盟是一種全面的伙伴關系,中歐之間沒有地緣沖突,香港、澳門回歸后,中歐之間的歷史糾葛也畫上了句號,在經濟和文化上雙方也是互補的關系。因此合作和共贏是雙方發展的主旨。
歐中國際商務關系中心主任高大偉先生主持了此次圓桌會議。會后,卡爾芬副總理宣布邀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名譽院長劉吉教授擔任保加利亞外交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并親手將邀請函面交劉吉教授。朱曉明院長與卡爾芬副總理互贈了禮品。
日前,我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卡爾芬副總理,我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也與卡爾芬副總理進行了會談。保加利亞是世界上第二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60年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特別是近年來,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教等領域的互利合作不斷深化,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合作。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一所由中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共同創辦、專門培養國際化高級管理人才的非營利性中外合作高等學府。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中國與歐盟之間增進了解和友誼的紐帶,也成為歐盟及其各國政要訪華所經的重要一站。
伊瓦伊洛•卡爾芬,保加利亞現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出生于1964年5月30日,他曾在英國拉夫堡大學學習經濟學。2002年至2005年任總統格奧爾基•珀爾瓦諾夫的經濟顧問。2005年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27690.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