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領先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迎來了新一屆 EMBA 學員。來自世界各地的 310 名中歐 EMBA2004 級上海班新學員參加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2004 級 EMBA 上海班中國學員來自包括港臺在內的 25 個省市自治區或特別行政區,來自上海以外的學員達 48% 。共有 14 名外籍學員,分別來自于美國、法國、意大利、瑞士等 8 個國家。
本屆學員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上市企業、國有企業及政府部門,三分之一來自民營企業,三分之一來自外資企業,基本呈現出 1 : 1 : 1 的良性結構。學員所在的行業分布也較為均衡,涵蓋了金融投資、信息技術、能源、醫藥、房地產和建筑業、加工制造業、媒體廣告、物流、商業貿易、科教文化、體育、公用事業等諸多行業。學員平均年齡為 37.9 歲,工作經驗平均年限為 14.6 年, 26% 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63% 的學員來自企業的最高管理層。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執行院長劉吉教授、 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國華教授、副院長兼教務長白思拓 教授、 EMBA 主任梁能博士、教授代表茅博勵教授( Willem H. Mobley )出席了開學典禮。白思拓教授代表院方歡迎學員們來到中歐學習,希望他們為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準備。他說: " 如果中國經濟持續迅猛地發展,就意味著未來五到十年內必須為即將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幾億農民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而這正是你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
劉院長在其主題演講中談道,學院的目標是培養在 21 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才,我們特別強調要培養自己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家,而不僅僅是外國公司的高級白領。而培養企業家,就要培養學員的三商和四種能力。三商中除了人們熟知的智商、情商之外,劉院長還提出了 “ 膽商 ” 這個獨特的說法,他說, “ 膽商 ” 就是要有膽識,有商戰的膽略。四種能力則指的是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公關能力和建立自己團隊的能力。
為使新學員們加深對管理要素的認識,并迅速融入 EMBA 大家庭,入學住讀模塊特設“管理實戰模擬( Techmark )” 課程和 “高層管理人員人文素養” 、“演講技巧”講座等。
為期兩天半的“管理實戰模擬( TechMark )”是 EMBA 的首門熱身課程。 TechMark 巧妙地融合了許多主要管理內容,以及經濟增加值 、股權回報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等眾多概念。
在仿真的環境下,學員們組成不同的團隊進行研發、市場營銷、生產和財務運作等,以求達到既定的財務目標。在模擬過程中,教授循序漸進地講授重要的管理概念,并引導學員全盤考慮戰略戰術,以達到增加股東價值的目標。這種團隊的形式,使 310 名新學員很快就相互熟悉,成為學友,并且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一些取得突出績效的團隊成員認為,團隊協作和領導藝術的巧妙融合是其中的致勝法寶。在模擬運作的過程中,教授對于重要管理理念的點撥也使新學員們對于未來兩年的管理課程充滿期待并躍躍欲試。
港交所上市公司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列認為,Techmark 課程精心設計,能夠讓學員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司運作本質,站在股東利益的角度上進行決策,而不是單純追求市場份額和利潤,并把自己的視野投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高層管理人員人文素養系列講座則再次迎來了著名芭蕾舞蹈家、上海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辛麗麗。在這場題為 “ 足尖上的藝術人生 -- 芭蕾欣賞入門 ” 的講座中,辛麗麗以質樸的語言引領學員走進芭蕾藝術的世界。芭蕾舞團如何擺脫舊體制的束縛、走向市場化,高雅藝術在中國如何生存、發展等問題引起了廣大學員們的熱切關注。學員們就高雅藝術的商業運作、 市場策劃等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紛紛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視角。
自 1995 年在中國率先開辦 EMBA 課程以來,學院至今已培養了 1400 余名優秀 EMBA 畢業生。學員和畢業生中既有中央機關和省市地方的優秀領導干部,各行業核心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董事長和高層管理人員,也有正在高速成長的新興企業的所有者和創始人。 2003 年 10 月,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排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EMBA 課程位居全球第 34 位,連續三年躋身全球 50 強,是中國大陸惟一躋身全球 50 強的 EMBA 課程。
中歐 EMBA 課程北京班將于 2004 年 8 月開學 , 屆時將有 180 名新生成為中歐的學員。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32653.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