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理默在椅子上向后靠了靠,匆匆掃過他的優先工作清單:如何吸引最好的商學院師資,如何保持授課質量,如何在商學院里營造濃厚的研究風氣。你可能會認為,大多數商學院院長都會擔心這些問題。但郭理默教授領導的商學院不在美國、英國,甚至不在他的祖國德國,而是在中國上海。
郭理默教授斷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與其它商學院很相似,只有它辦學的市場非常與眾不同。而所有的一切都在證明他的斷言。
2004年9月,郭理默教授被任命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當時,由歐盟和中國政府共同創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已正式辦學10年。郭理默教授接手學院時,學院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位于上海浦東的校園,是世界上最大、最讓人贊嘆的一所商學院校園。不過該學院正計劃,2007年在北京開辦第二所校園。
常任師資隊伍
身材高大、辦事高效的郭理默教授還打算擴大常任師資隊伍。今年,他啟動了一項舉措,以填補6個新職位,該學院已有一支33人的常任師資隊伍。“無論我們想做什么,師資都是最重大的制約因素,”郭理默教授表示。該學院的這6個職位,收到了逾250份申請,并最終面試了20人。今年,郭理默教授曾表示,如果合格的人選中,有5人接受了這份工作,他就會很高興。如今,5名新教員已加盟了該學院,而第6位將在明年1月報到。
和許多新的商學院一樣,中歐最初幾年靠的是客座師資,其中許多來自歐洲。但是后來,常任師資慢慢挑起了授課的重擔。他表示,常任師資教授了50%到60%的課程。在MBA 課程中,常任師資的比例更高。
“常任師資會塑造學院的風格和文化,而客座師資不會,”郭理默教授表示。他還認為,中國的經理人正日益變得成熟老練,知道要從教授身上學些什么。
“市場變了。中國學生的要求正在快速提高,他們希望教員了解中國。他們 希望你了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教學。”他認為,教員只有在中國生活,呼吸中國的空氣,才能做到。
全球最大EMBA
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郭理默教授指出,雖然常任師資比客座師資更貴,但中歐不用愁,因為學院每年2.5億元的經營成本中,97%已經由學生的學費負擔。三分之一的學費來自高管的短期課程,17%來自全日制MBA 課程, 而超過50%的營收來自EMBA。
確實,中歐開辦著全球最大的EMBA課程,因為每年有550名經理人就讀該課程。該學院每年共開辦9個EMBA班,5個在上海,3個在北京,還有1個在深圳。2006年將在深圳再開一個班。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33417.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