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十年的持續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汽車市場,成為令全球汽車制造商們競相涉足的熱土。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業也正面臨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競爭日益加劇,利潤日趨下降。此種局勢的變化,必將導致競爭格局的重新洗牌。
10月29日至30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五屆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以“中國汽車產業:從合資到全球聯盟”為主要議題,邀請國際汽車行業巨頭以及相關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
會場全景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
上屆中歐汽車產業高峰論壇演講嘉賓、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教授也發來了賀信,祝賀本屆論壇的順利召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為論壇作了開幕致辭,揭開了論壇序幕。
本屆論壇共分為七個議題,依次為:宏觀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汽車業發展;合作與競爭;安全性;零部件制造商;商用車市場;產品與品牌;未來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王洛林教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教授,大眾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Winfried Vahland博士,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明善先生、TNS汽車研究北亞區總監Klaus Paur先生等多名汽車行業精英,在論壇上通過精彩演講,從不同角度對中國汽車產業所面臨的局勢變化及其推動力做了深入探討。
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明善先生
大眾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Winfried Vahland博士
中國宏觀經濟與汽車產業鏈發展
近五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經濟增長率舉世矚目。2003到2006年,GDP平均增長10%以上,特別是2006年增長11.1%,今年上半年增長11.5%。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王洛林教授指出了這一系列數字背后潛在的五大問題,包括經濟運行從偏快轉向過熱的風險、通貨膨脹壓力加大、資產價格過快增長和金融風險、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并存、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緊迫性等五方面。
王洛林認為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國民經濟就難以持續快速發展。對此,他有兩點建議:一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僅僅依靠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是遠遠不夠的;二是要實現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指標,就要下定決心在一段時間里適當降低GDP的增長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王洛林教授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36142.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