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居高不下,國內汽車產業仍面臨著困擾全球汽車產業的相同挑戰:產能過剩加劇,價值鏈利潤率低下,甚或趨于零。不僅如此,相比國外發達市場,中國汽車市場還必須接受更為嚴峻的環境與能源問題考驗。
在成功舉辦三屆汽車產業高峰論壇的基礎之上,10月30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四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再次邀請二十多名全球著名汽車公司高管、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為如何探索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出謀劃策。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先生,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總裁、菲亞特集團首席執行官Sergio Marchionne博士以及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等一批來自海內外的汽車行業知名人士,紛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一、汽車產業結構亟待調整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中國的汽車工業已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中國經濟中不可缺失的支柱產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在論壇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增幅達28%,全年有望突破700萬輛。他表示,雖然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已基本上形成了汽車大國的產業格局,但由于目前面臨著體制、資金、市場等因素的困擾,汽車工業還面臨著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弱和產業結構散、亂、差三大問題。
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先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整合提出了三條建議:首先是打造具備先進的制造能力、一定的研發能力、較完善的配套能力和服務貿易體系的“核心企業”,并建立核心企業與跨國公司間新的聯盟;其次是建立中方汽車集團之間的聯盟,他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無論在主觀還是在客觀因素上,已經具備建立新的戰略聯盟的可能性;最后,他提出中國要成為世界汽車產業中心,必須改變現有的空間結構,實現產業相對集中,使某一地區年生產量達到1000萬輛以上,達到或超過現有的世界中心,這是目前產業結構調整最迫切的任務。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m.watkissart.com/zhongou/3688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